当前位置:牛搬家 >>> 资讯 |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重点,瞄准市场需求、合理布局专业,着力推进产教融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专业布局重点专业覆盖重点产业
4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东风标致汽车技能大赛”活动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举行。
销售模拟、服务维修……当天,该校200余名2013级汽车销售、汽车检测与维修等订单班的学生,以出色的表现将活动一次次推向高潮,85%的学生被企业现场录用。
“汽摩行业作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相关机械制造、售后维修等专业人才总是供不应求。”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汽摩行业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几大支柱产业相关专业学生还未毕业即被“抢购一空”,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近年来我市根据五大功能区域的发展定位,围绕“6+1”支柱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对职业教育的布局和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培养产业和市场急需人才。
目前,全市有中职学校219所,高等职业学院38所。中职共开设有18个专业大类168个专业,其中已建成97个重点专业、40个示范专业和15个特色专业;高职建成60个具有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专业、22个市级示范专业,基本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实现了重点专业对重点产业的覆盖。
“一块屏”点亮千亿产业集群
重庆,曾经同样面临“缺屏之痛”。
近年来重庆大力发展以笔电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每年约需2亿台电脑显示器、打印机显示屏、大尺寸电视机屏、广告机显示屏,而这些显示屏主要依靠外来。
“重庆目前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终端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平板显示产业一方面有利于我市提高笔电产业链配套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重庆笔电产业的垂直整合和集群式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打造重庆完整的半导体显示产业链,提升重庆显示产业综合竞争实力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称。
“一块显示器的成本70%来自液晶面板。”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若液晶面板实现“重庆造”,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上,约80%的附加值将留在本土。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2012年,我市将液晶面板列入战略新兴产业序列,提出到2020年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平板显示生产基地,平板显示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之后,京东方、富士康、惠科电子等液晶面板的龙头企业相继进入重庆。
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从2013年10月桩基施工,到今年3月11日首片产品“点亮”,京东方创造了从打桩建设到产品“点亮”仅用时16.5个月的业内最快速度。
如此“神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庆通过创新引资,解决了京东方在渝投资资金问题。
原来,液晶面板产业是一个典型的“投资高、技术高、风险高”的“三高”产业,且产业周期短、技术更迭快,让企业背负着巨大的折旧成本,动辄上百亿元的投资不是单个企业所能负担得了的。
针对重庆液晶面板的产业发展规划,为解决液晶面板在渝发展巨大的投资问题,在市政府的推动下,通过渝富这个投资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给京东方和惠科电子企业吃了“定心丸”。
2012年12月21日,京东方与重庆市政府签署了《重庆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及系统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及其补充协议。
根据协议,京东方重庆项目总投资328亿元,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97亿元,其中108亿元由重庆市政府指定的投资平台筹集。由此,渝富集团作为市政府指定的投资平台之一,通过参与京东方非公开发行股票和直接投入重庆京东方8.5代线项目。
2014年3月,渝富集团与两江开发集团、江北嘴投资公司签订了渝资光电公司投资入股协议,三方将新增注册资本90多亿元,增资资金将通过认购京东方股份,全部用于京东方重庆项目建设。同时,渝富集团还发起两个信托产品,向社会募集资金,以认购京东方的定向增发的股份,推动重庆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于是,在京东方重庆8.5代线的328亿投资中,有约六成多的资金来自渝富和国内其它企业,这些资金直接投入京东方重庆项目。其余资金,京东方则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有了资金和政府的支持,京东方在重庆的项目顺利投产,今年有望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该项目的投产,不仅增强了京东方的自身实力,扩大了生产规模,使产品更具成本优势,同时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内地液晶面板产业实力。”著名家电分析师梁鹏表示。
对惠科项目,渝富集团则通过引入基金的方式解决项目资本金。
惠科投资项目中,渝富集团出资19.8亿元,占总股本的33%,是项目公司第二大股东。渝富集团除出资一部分现金外,主要将由渝富集团全资子公司或实际控制主导的股权投资基金的形式来操作。
富士康项目,则是其“基于与重庆市的良好合作”以及“富士康重庆基地健康的运营情况”,并为配合重庆打造全球显示器生产基地整体规划,追加在渝兴建显示器模组厂。2016年后将年产显示模组1000万片,产值7.5亿美元。
形成产业集群
“重庆发展液晶面板,瞄准的是全产业链。”市经信委主任郭坚表示,平板显示产业不仅是一个产值巨大的产业,而且有很长的产业链。
上游,涉及到原材料和装备制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制造装备技术、半导体工程技术等基础技术水平。
下游,连接着彩电、PC、PAD、手机、MP3、车载显示器,以及户外显示屏,甚至太阳能电池等多个关键行业,牵动的市场价值达数万亿元。
如今,随着液晶面板厂商的进入,不少零配件配套厂商也纷纷落户重庆。
设在巴南经济开发区的台湾颖台科技光扩散板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由惠科电子与全球三大扩散板厂商之一台湾颖台科技合资建设,项目占地约200亩,计划总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达产后年产值8亿元人民币,项目主要生产平板液晶显示用光扩散板、导光板、光学膜等产品。该项目将建成10条生产线,年生产规模达4.5万吨,约占国内市场份额70%以上。预计今年6月底前,项目将动工建设。
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称,我市液晶面板产业已形成了两江新区、西永园区、巴南区和高新区“一核三园”的重点发展区域。
在两江新区,围绕京东方和莱宝高科两大企业,目前已吸引法液空、住友化学等10多家配套企业,总投资达30亿余元人民币,预计总产值70多亿元。液化空气、住友化学、东进世美肯已投产,其他配套企业也已开工建设,为显示面板和电子终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产业配套基础。
市经信委表示,未来重庆在液晶面板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着力实施“中间突破,带动两边”战略,将大尺寸、宽视角、窄线宽、低功耗、高清的面板制造作为中间核心予以重点突破和发展,并努力打造电视机、液晶显示器等平板显示终端下游产业,带动玻璃基板、偏光片、液晶等上游关键原材料配套产业布局,逐步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蒋青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