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厂缺汽修机械化员工,你那有毕业生吗?”“我们院早在2015年就向重庆输送过汽修人才,你的缺口是多少?”10日,在重庆重点用工企业与全国职业院校人才对接洽谈会现场,重庆一用工企业和贵州某职业院校展开以上对话,如洽谈顺利,他们将联动合作,为学生就业“找婆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当天,来自四川、湖北、贵州、黑龙江、重庆等地的109所职业院校、100余家用人单位和29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齐聚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展开人才对接。
“人才培养不是闭门造车,只有了解市场需求,与企业沟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就业。”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处副处长王麟说,校企合作犹如一个“风向标”,可帮助职业院校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如该学院早年开设的文秘办公自动化专业已取消招生,而2017年学院又新增了智能制造和无人机专业。
王麟提到,该学院现有50多个专业,其中有30%以上专业可实现“订单”式培养。这一校企合作的普遍模式缩短了学生毕业就业的磨合期,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激发职业院校教育向市场需求不断靠拢。
图为用工企业和职业院校代表展开洽谈。钟旖 摄
在贵州科技学校就业办主任龙遥看来,校企合作最重要的是双方建立互信。为学生找靠谱的、优质的“婆家”是学校的责任,“我们与用工企业开展合作前,都会先考察学校与企业的专业对口情况,以及企业生活、工作环境是否留得住人才等等。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我们自2011年入驻重庆以来就开展校企合作,近年来合作范围不断拓宽,层次不断加深。”用工企业代表、和硕集团华西营运中心人力资源部经理林文淦称,目前该集团除了开展3个月认知实践、6个月顶岗实习外,还有短期集中技术培训,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边学边做人才培养等校企合作模式。他认为,校企合作紧密衔接着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的教学改革发展、学生的技能提升和就业需要,使得校企双方互利互助,实现共赢。
数据显示,洽谈会现场,各职业院校带来的需安置就业毕业生人数达21524人,各家企业带来的工作岗位近5000余个、人员缺口23000余名。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刘杨说,希望借此次洽谈会搭建起重庆用人单位与全国各地高职院校沟通合作的桥梁,扩展高职院校就业布局,优化用人单位用工配置,提升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水平。